当前位置: 首页 > 拍摄花絮
文物修复师:穿越千百年解开“历史密码”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11-04 07:01:51 次浏览

 

`(文化)(1)文物修复师:穿越千百年解开“历史密码”`

 

  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古籍修复师单其琴在修补一本古籍(拼版照片,10月17日摄)。近日,记者走进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记录下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为展现文物瑰宝原本的面貌,文物修复师施展精湛的技艺,沉心于工作,通过穿越千百年的“对话”,解开文物的“历史密码”。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p#分页标题#e#

 

`(文化)(2)文物修复师:穿越千百年解开“历史密码”`

 

  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陶瓷修复师朱善银在修补一件瓷器(拼版照片,10月19日摄)。近日,记者走进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记录下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为展现文物瑰宝原本的面貌,文物修复师施展精湛的技艺,沉心于工作,通过穿越千百年的“对话”,解开文物的“历史密码”。新华社记者 汤阳 摄

 

 

   上一页 1 2

   上一页 1 2

#p#分页标题#e#

 

`(文化)(3)文物修复师:穿越千百年解开“历史密码”`

 

  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书画修复师许良杰在修复古画(拼版照片,上图为10月12日摄,下图为10月13日摄)。近日,记者走进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记录下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为展现文物瑰宝原本的面貌,文物修复师施展精湛的技艺,沉心于工作,通过穿越千百年的“对话”,解开文物的“历史密码”。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p#分页标题#e#

 

`(文化)(4)文物修复师:穿越千百年解开“历史密码”`

 

  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青铜修复师曹心阳在修补一件古青铜器(拼版照片,10月23日摄)。近日,记者走进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记录下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为展现文物瑰宝原本的面貌,文物修复师施展精湛的技艺,沉心于工作,通过穿越千百年的“对话”,解开文物的“历史密码”。新华社记者 汤阳 摄

#p#分页标题#e#

 

`(文化)(5)文物修复师:穿越千百年解开“历史密码”`

 

  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书画修复师熊志杰在修补一张古人书法作品(10月13日摄)。近日,记者走进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记录下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为展现文物瑰宝原本的面貌,文物修复师施展精湛的技艺,沉心于工作,通过穿越千百年的“对话”,解开文物的“历史密码”。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p#分页标题#e#

 

`(文化)(6)文物修复师:穿越千百年解开“历史密码”`

 

  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书画修复师王时运(右)和熊志杰在修补一张古画(10月12日摄)。近日,记者走进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记录下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为展现文物瑰宝原本的面貌,文物修复师施展精湛的技艺,沉心于工作,通过穿越千百年的“对话”,解开文物的“历史密码”。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6  

   6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做不到的,有什么想法,赶快咨询吧!

立即咨询

在线咨询

制片人专线

18511889014

制片人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提交需求

返回顶部

10

秒提交需求,让专业制片来找您!

缔影传媒

缔影传媒,13载坚持用作品说话...

拍片服务微信

请扫码添加

18511889014

拍片客服热线

主页 地址 扫码咨询 电话